在這項由瑞士伯恩大學(University of Bern)教授暨心理學家沙徹爾(Wolfgang Tschacher)所主導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德國柏林針對132名年齡介於18~85歲的古典音樂會觀眾進行研究。
這些參與者被分成三組,分別出席不同的音樂會,這些音樂會的交響樂團,演奏相同的弦樂五重奏曲目。
這些曲目包括:德國作曲家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C小調弦樂五重奏》(Quintet in C minor)、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的《G大調第二號弦樂五重奏》(Quintet No.2 in G major)和英國倫敦愛樂樂團(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的駐團作曲家迪恩(Brett Dean)所譜寫的《墓誌銘》(Epitaphs)。
當這些參與者在欣賞音樂演出時,他們身上安裝的感應器會偵測他們的心跳、呼吸和指尖的流汗量。偵測結果顯示,他們的呼吸最協調一致,其次是心率和興奮的程度(以指尖的流汗量來衡量)。
而在他們出席音樂會之前,他們也被要求進行一次與個性有關的測試。結果發現,個性親切友善、喜愛新的體驗的參與者,比較可能隨著音樂與身邊的其他人同步。而表明與同伴去聽音樂會很重要的人,比較不可能與其他人同步。
這項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研究還發現,即便把燈光關閉,讓這些參與者在一片漆黑中聽音樂,他們的動作還是會協調一致,他們在下意識中能與其他人結合在一起。
此外,在三首弦樂五重奏曲目中,布拉姆斯和迪恩的音樂比較會讓觀眾出現同步的現象。
沙徹爾表示,音樂會的觀眾不認識彼此,也沒有互相說話,卻似乎有共同的體驗,這是很棒的事情。
他說:「當我們看到同步現象時,我們知道人們真的沉醉於音樂中,因為他們以相同的方式在情感上對音樂做出回應。」
至於為何個性親切友善的人,比較容易在音樂會中專心聆聽並與他人同步?沙徹爾解釋,具有開放性人格特質的人,喜歡接受嶄新體驗,例如:藝術、旅遊和奇特的事情。
同步反應 也出現在更多場合
沙徹爾還說,這種在古典音樂會中出現的同步現象,也有可能發生在不同類型的音樂會中。
先前有研究指出,交響樂團的指揮和音樂家,對於音樂也會有類似的同步反應。
大紀元此前報導,聽古典音樂不但對身心皆有好處,對駕駛電動車也有好處,因為它能幫助車主省電。
為了研究聽音樂如何影響人們開車的效率,韓國起亞汽車公司(Kia)以其新款電動車EV6進行測試。
該公司要求從未開過電動車的新手駕駛這款新車行經一段長達18英里(29公里)的路程,同時聆聽一些篩選過的音樂,諸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抒情音樂等。當每一首樂曲在播放時,車子的耗電量會被記錄下來。
結果發現,當這些受測人員在聽古典音樂時,他們能讓車子以最省電的方式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