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防致殘!一文看懂 類風溼性關節炎

類風溼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會在兩年內迅速發展,在之前的階段,即使感覺不太嚴重,但關節內部已經不知不覺出現炎症。(123RF)
類風溼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會在兩年內迅速發展,在之前的階段,即使感覺不太嚴重,但關節內部已經不知不覺出現炎症。(123RF)

文/記者李梅
當出現晨僵、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一定要好好檢查,排除罹患類風溼關性節炎的可能,因為其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如何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症狀?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目前致病原因及機轉未明,當出現疼痛和發炎的部位包括:手和手指、手腕、膝蓋、腳踝、腳和腳趾。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Shutterstock)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Shutterstock)

當出現晨僵、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一定要好好檢查,排除罹患類風溼關性節炎的可能,因為其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如何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症狀?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Shutterstock)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Shutterstock)

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錯誤的攻擊自己身體組織時,就可能發生相關症狀。目前致病原因及機轉未明,當出現疼痛和發炎的部位包括:手和手指、手腕、膝蓋、腳踝、腳和腳趾。

與普通關節炎不同,類風溼性關節炎會影響到關節內膜,引起疼痛腫脹,導致骨頭受損、關節畸形,嚴重還可能致殘,引發全身性疾病症狀。

◙ 典型症狀—晨僵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由於免疫異常而導致的關節發生炎症、關節疼痛和腫脹的疾病。發炎不僅影響到關節,還可以擴散到全身其他位置,包括肺、心臟和眼睛等器官。

作為一種典型症狀,關節僵硬症狀最有可能在早晨醒來時出現,稱之為「晨僵」,並且通常會持續超過30分鐘。此外,患者可能會感到比平常更疲勞,並且關節周圍可能會出現發紅、疼痛和腫脹。

◙ 初期易誤診為痛風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早期症狀包括晨僵、手腫脹以及關節疼痛。女性出現這些症狀,很容易被誤診為一般骨關節炎,而男性則多被誤診為痛風,從而延誤治療。

當出現晨僵、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一定要好好檢查,排除罹患類風溼關性節炎的可能,因為其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Shutterstock)當出現晨僵、關節腫脹、疼痛等症狀,一定要好好檢查,排除罹患類風溼關性節炎的可能,因為其早期症狀很容易被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Shutterstock)

雖然這三種疾病都會導致關節疼痛和僵硬,但它們發病原因有很大不同。一般骨關節炎是隨著時間推移產生的發炎而帶來的軟骨損傷;痛風則是由於尿酸晶體引起的炎症;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則是患者免疫系統攻擊關節內膜而造成的損傷。

此外,類風溼性關節炎一般發生在身體兩側對稱的關節中,這也與其他類型關節炎不同。

◙ 持續6週的可疑症狀

根據美國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網站,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在較早期階段,出現關節發紅或腫脹症狀之前,可能只是感到壓痛和疼痛。此時,應該繼續密切關注病症發展。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約是男性的2.5倍。(Shutterstock)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約是男性的2.5倍。(Shutterstock)

留意這些症狀:關節疼痛、壓痛、腫脹或僵硬,持續6週或更長時間;晨僵持續30分鐘或更長時間;不止一個關節受到影響;小關節(手腕、手腳某些關節)通常首先出現症狀;身體兩側的相同關節出現症狀。

此外,許多患有RA的人會感到非常疲倦,有些人則出現低燒,並且症狀在停歇與發作間反覆出現,當大量發炎和其他症狀活躍時,就是惡化期,症狀會非常嚴重,可能持續數天或數月。

◙ 兩年內病情快速下墜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關節不斷受損,在一生中不間斷進行。日本過敏內科醫師高桑由希子在其編纂的文章中指出,類風溼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會在兩年內迅速惡化,在之前的階段,即使你感覺關節腫脹和疼痛不太嚴重,但關節內部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炎,軟骨和骨骼遭腐蝕破壞,導致關節功能下降、出現畸形。然而,如果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延緩病程進展,過上幾乎和以前同樣的正常生活。

◙ 各種併發症都來!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症,影響的不僅僅是人的關節。對某些人來說,這種疾病還會損害身體的多種系統,包括皮膚、眼睛、肺部、心臟和血管等,相關的炎症如果擴散到身體這些部位,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皮疹、肺炎、淋巴瘤、心臟病等。

雖然新型藥物已大大改善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案,但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仍會造成身體殘障。

◙ 五大高風險因子

一、性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在美國,類風溼性關節炎影響著超過130萬人,女性的發生率約是男性的2.5 倍。

二、年齡,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40~60歲,但有些人30歲以上就該小心。

三、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那麼本人患該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四、吸菸,根據衛福部網站指出,除了遺傳因子外,環境因子也會導致類風溼性關節炎。最新研究發現,抽菸者體內會產生多種自體抗體,已被證實會加速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程發展。吸菸會增加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風險,並使病情惡化。

五、要注意體重超標,超重者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風險更高。

類風溼性關節炎分期。(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類風溼性關節炎分期。(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  四階段病程

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網站,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疾病進程一般分為如下階段:

第一階段: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早期階段,由於關節周圍組織發炎,患者會感到疼痛和僵硬。但這個階段進行X光檢查的話,尚無法探測出骨骼的破壞性變化。

第二階段:炎症已經開始損害關節軟骨。此時,患者會感覺關節僵硬,並且活動範圍受限。

第三階段:炎症非常嚴重,骨骼會進一步受到損害。與第二階段相比,疼痛和僵硬程度進一步增加,活動範圍更加受限,並且從身體外觀上會發現明顯變化。

第四階段:在此階段炎症停止,但關節受損繼續惡化。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腫脹、僵硬和行動不便。

◙ 常見治療方式

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治療方式,臨床專家主要根據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包括射線、超音波、核磁共振成像MRI)來確診,血液檢查目的主要是發現是否存在炎症和血液蛋白(抗體),影像學檢查則主要察看關節磨損情況。

根據克里夫蘭診所網站,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選擇包括改變生活方式、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營養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包括:抗炎藥物、類固醇,以及減緩病程的抗風溼藥物,還有JAK抑制劑等。儘管有很多藥物可以緩解或抑制症狀,但通常都不能根除這種疾病。

中醫辨證論治裡,類風溼性關節炎分為「風痺、寒痺、著痺」三種類型,治療方法不同:風痺如其名,症狀像風一樣跑來跑去,治療時用驅風通絡中藥;寒痺則是天冷時發作,使用熱性藥物通經止痛;著痺和溼氣有關,關節痠重無力,需要除溼通絡藥物,如薏苡仁、青椒。

此外,中醫採取薰蒸、針灸等方式也幫助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止痛。在病人發病的關節處,以川烏頭、草烏頭等藥物薰蒸,能達到通絡止痛的效果,減緩疾病進程。內服部分,中醫藥膳湯,可調理內在體質,幫助緩解疼痛,修復關節,在臨床試驗中,中醫療效也逐漸為現代醫學所認可。

◙ 鍛鍊和飲食打擊炎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如果缺乏鍛鍊,將導致關節活動能力和肌肉力量的喪失,而這種狀況又反過來導致關節穩定性降低,加劇疼痛和疲勞症狀,規律鍛鍊有助於預防和扭轉這種不利情況。建議根據疾病不同階段選擇適合的運動,運動前可先諮詢自己的治療醫師。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有助於改善類風溼性關節炎。(Shutterstock)健康的植物性飲食,有助於改善類風溼性關節炎。(Shutterstock)

飲食無法治癒類風溼性關節炎 ,但正確的食物有利於控制炎症發作,提供身體所需營養,並保持健康的體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超重會增加關節疼痛的壓力,並可能降低某些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物的療效。此外,身體脂肪會產生稱為細胞因子的蛋白質,從而促進炎症發作。

美國關節炎基金會建議患者選擇富含ω-3脂肪酸的肥魚、富含抗氧化物質的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橄欖油等天然健康食物。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選擇中,地中海飲食受到廣泛推崇,甚至被稱為關節炎患者的「終極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