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中醫,除了有形可見的痰,還概括到體內無形的痰。(這你就不知道了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有哪些臟腑能讓津液正常流動:
■ 肺:有肅降(意指收斂,將氣往下推動,不讓氣積滯或分散亂竄)功能,可以讓津液向下輸布至全身。
■ 脾:可以吸收、製造津液,並具有升淸功能,可以將津液上呈到肺臟。
■ 腎:主水液,調節肅降與升淸功能,並將津液排出體外。
一旦肺、脾、腎三者之一出問題,都可能導致津液代謝受阻、進而停滯在體內某處,使體內生溼,久而久之成為中醫所謂的「痰」。因此可以將痰視為「溼」的進階版本,積累在不同地方都會導致身體不同的變化,如:
■ 頭部:頭暈
■ 脹耳:耳鳴、暈眩
■ 血管:高血脂
■ 肝:脂肪肝
■ 四肢末稍:脂肪瘤
身體一旦有上述狀況,可以找中醫師處理,不過日常保健要怎麼除痰呢?可以多按摩、刺激胃經的穴道豐隆穴,還有最重要的是預防溼氣入侵身體,如多運動、少吃生冷食物、多吃薏仁飯等,就可以避免溼氣進化成痰!
——摘編自《病中醫搞WHAT:一覽中醫基本原理、適合病症、看診秘訣與養生原則,告訴你為什麼要看中醫》,(晨星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