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自殺防治 專家:聽問取代教勸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每年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據統計,去年國人自殺人數超過3,800人,較前一年增加100人以上。專家表示,近年台灣自殺數據趨於平穩,但仍比全球平均比率高出約兩成,呼籲民眾能以詢問、傾聽取代說教、勸導,並倡議「求助是個人權利」,讓無助的生命被接觸。

據統計,2023年台灣自殺死亡人數超過3,800多人,較前一年增加100人以上,增幅2.9%,位居國人死因第11位。進一步分析自殺年齡,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首次下降,15~24歲自殺率趨緩。

臺灣大學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長張書森8日出席2024年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會前他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台灣自殺率在2006年最高峰過後逐漸下降,近年數據較平穩,沒有減少也沒有明顯增加,雖然台灣自殺率低於日韓,卻比國際平均高出20%。

國際平均自殺率約每10萬人中有9~10人,但台灣卻是每10萬人就有12~13人。張書森表示,據最新台灣人對自殺行為認知調查,民眾應對風險方式還有進步空間。當親友處於自殺風險,87%民眾選擇試著讓對方高興起來,告訴對方事情沒那麼糟,但是當民眾懷疑對方可能正在考慮自殺時,僅37%會詢問是否想過具體自殺計畫。

看在專家眼裡,這是錯誤的方法。張書森說,許多研究已證實,當對方處於自殺風險時,有人聆聽自殺想法與規劃,反而會化險為夷,降低自殺率,若只是勸導、說教,反而沒有任何幫助,呼籲民眾能改以詢問、傾聽方式,讓無助的生命被接住。

對於自殺防治的重要關鍵,張書森認為,就是將自殺是個人權利的觀念轉變為「求助是個人權利」,因為台灣的求助風氣不興盛,社會普遍會貼上軟弱、適應力不佳的標籤,但就算是人生勝利組,也可能有負面念頭。他希望能打造開放、坦承溝通的社會環境,而不能將責任放在當事人身上。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