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中國8月通脹數據遜預期 PPI跌幅擴至1.8%

2024年5月27日中國山東一家工廠的員工在汽車輪圈生產線工作。(ST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5月27日中國山東一家工廠的員工在汽車輪圈生產線工作。(STR/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中國8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低於預期,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跌幅擴大。這表明中國的內需依然疲軟,通縮壓力正不斷加劇。

根據中共統計局週一(9月9日)公布的數據,中國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增加0.6%。該數據略低於路透社分析師預期的0.7%,且上升的主由是惡劣天氣推高了食品價格,而非內需復甦。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核心CPI上漲0.3%,為2021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整體需求持續疲軟。

與此同時,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1.8%,相比之下7月為同比下降0.8%,分析師預期為下降1.4%,更延續了自2022年底以來的長期跌勢。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大中華區經濟學家林凱祺(Michelle Lam)表示:「中國的通貨緊縮壓力正變得更加根深蒂固。」

「這很可能助長價格-工資的螺旋式下降,使當局必須採取更激進的政策。」她說。

數據表明,即使中共當局有掩蓋真實數據的惡習,但其官方數據仍呈現出一幅慘淡的經濟前景。在房地產長期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地方債務陷入困境,以及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加劇下,下半年中國經濟依舊開局乏力,增加了北京制定經濟政策的複雜性。

消費和投資需求疲軟,導致電動車和太陽能等產業出現激烈的價格戰。由於消費者推遲購買和企業削減工資,削弱了中國實現約5%經濟增長目標的希望。

今年夏天,中國多地發生了致命洪水,酷熱高溫也推高了農產品價格,導致通貨膨脹加速。據中共官媒報導,8月中國受災農作物面積達到146萬公頃。

8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8%,與7月份持平;非食品通脹率為0.2%,低於7月份的0.7%。

科法斯(Coface)北亞區經濟學家譚俊譽(Junyu Tan)表示:「反彈幅度低於預期,對緩解通貨緊縮的擔憂作用不大。」

「大部分的改善來自食品通脹,而食品通脹易受天氣條件波動和產能變化的影響」,譚俊譽說,「持續的通貨緊縮壓力,可歸結為生產過剩這一更廣泛的問題,而生產仍超過了需求。」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加布里埃爾‧吳(Gabriel Ng)表示:「我們認為,財政支出的增加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動內需上升。但政府政策仍然過於偏重投資,因此增加財政支出,最終可能會加劇產能過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