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等國對罕病認定標準不一,臺灣依罕見疾病及藥物審議會委員會公告,指疾病盛行率在萬分之一以下者。
罕病預防勝於治療,婚前、孕後及新生兒時期該做什麼?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陳冠如說,婚前或孕前,海洋性貧血、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臺灣帶因率極高的兩種疾病一定要做基因檢測,2024年民進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陳俊翰就是SMA患者。
生產後要把握黃金48小時做新生兒篩檢,抽取嬰兒腳後跟的血,檢測三十多種疾病;建議一定要自費(約3千元)加做十多種檢測,包含黏多醣症、龐貝氏症等先天代謝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等,早發現早治療,多一層保障。
懷孕中則建議做羊膜穿刺染色體檢查,顯微鏡可以看到較大片段染色體,例如:唐氏症。至於市面上推廣的「全基因掃描」,並非是一定要做的項目,因為技術還在發展中,需要專業醫師解讀報告,判讀結果不一定準確。
如果家裡已有罕見疾病者,家長若要生下一胎,建議懷孕時一定要針對這疾病做產檢,法律規定,如果發現異常,可以經過遺傳諮詢輔導,考慮是否在24週(6個月)內終止妊娠,通常檢查最慢16週就會發現。
制度可以照顧孩子一輩子
二十多年前,臺灣罕病患者醫藥資源取得不易,甚至面臨無藥可醫的無助感。家有罕病兒的陳莉茵、曾敏傑率先站出來呼喊,「我們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但是制度可以。」在兩人號召下,於1999年成立罕見疾病基金會。
2000年,催生《罕見疾病防治及藥物法》、施行細則及醫療補助等。2001年,成立「全國罕見疾病永續服務網」,建置遺傳諮詢網絡,並派諮詢師至各大醫學中心進行臨床駐診。
陳冠如表示,現在基金會朝全方位服務邁進,讓病友在就醫、就學、就業、就養等得到應有照護。如會內遺傳諮詢師與醫院形成服務網絡;根據病情輕重,安排罕病兒到資源班、特教班或普通班上課。
當病友長大想就業,基金會安排維修家電、做烘焙、園藝等職業訓練,讓病友習得一技之長。而病友晚期需要長照,基金會也可幫忙介紹外籍看護、機構,也會提供安養補助金。
病人不一定都是被幫助者
罕見家園是罕見疾病基金會2022年啟用的服務據點,設有「體適能教室」,包括各種復健設備,看起來很像健身房,重症病人還有沐浴的洗澡機。陳冠如說,目前有245種公告罕病,只有56種有專屬的藥,其他無藥可治,不能讓病友身體功能持續退化,復健就顯得格外重要。
「病人不一定都是被幫助者,他們的付出可能比我們給予的更多。」陳冠如說,許志洋就是如此。他是優秀的書畫藝術家,曾獲金鷹獎得到前總統馬英九表揚;他也是生命教育講師,曾到監獄、學校分享他的生命故事,激勵受刑人與學子等。
許志洋罹患「甘迺迪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屬於晚發型,突變基因在體內長期存在,直到36歲才發病,從四肢無力、抽痛開始,到行走困難、需要坐輪椅、臥床等,一直惡化下去,他在71歲過世。
另外一位病友黃馨慧,35歲確診淋巴血管平滑肌增生症(LAM),通常發病需要用氧氣,嚴重時要換肺。她因為身體、呼吸狀況每況愈下,離開打拚多年的職場,專心養身體。
「一直很喜歡多肉植物肥肥胖胖的模樣」,從買盆小多肉開始學起,熬過照顧綠色生命的瓶頸期,黃馨慧成為植物達人。她又自小喜愛手作,利用鋁線、毛線及保特瓶等媒材,結合多肉植物,打造獨樹一格的綠色生命。雖曾因太投入而導致扳機指,甚至需要開刀治療,但都未停止她手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