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中醫養生

【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補脾益腎的牛

牛屬牛科草食性動物,性味甘溫屬土,入脾、胃經。《周禮》記載,養牛的官職是「牛人」,牛和人類關係密不可分,從農耕、交通、軍事、祭祀、食品到娛樂。印度尊牛為神,不敢侵犯。(123RF)
牛屬牛科草食性動物,性味甘溫屬土,入脾、胃經。《周禮》記載,養牛的官職是「牛人」,牛和人類關係密不可分,從農耕、交通、軍事、祭祀、食品到娛樂。印度尊牛為神,不敢侵犯。(123RF)

文/溫嬪容中醫師
牛性味甘溫屬土,入脾、胃經。能補脾養胃,益氣血,益腎,強筋骨。用於虛損消瘦,腰膝酸軟,脾虛食少,水腫等症。以牛肉熬成膠,可做滋補營養劑,稱霞天膠。牛黃與牡丹皮、石菖蒲同用,治聰耳明目良。牛肉與豬肉同食,易消化不良。

※牛小籍

牛屬牛科草食性動物,性味甘溫屬土,入脾、胃經。《周禮》記載,養牛的官職是「牛人」,牛和人類關係密不可分,從農耕、交通、軍事、祭祀、食品到娛樂。印度尊牛為神,不敢侵犯。

希臘神話,米諾陶洛斯是半牛半人的惡魔。西班牙、巴西、尼泊爾有敬牛節。西班牙有鬥牛表演。戰國時代,齊國用火牛陣,打敗燕國。匈奴、蒙古、遊牧民族以牧牛馬為生。牛是衡量財富的標準,也是勤勞象徵,近代更作為強烈的強壯詞,意涵有本事、有膽量。

牛更在文化、生活中,呈現人類對牛的感情:九牛一毛、牛刀小試、牛頭馬面、汗牛充棟、對牛彈琴、鑽牛角尖、九牛二虎、牛頭不對馬嘴、庖丁解牛。陸游有詩:「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有「吟牛」詩:「羸羸老牯牛,默默數春秋,田裡禾苗壯,一步一點頭。」許多農民因與牛共同辛苦勞作,日久生情,不忍吃牛肉。

牛是中國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二,對應地支是午。中國古代牛、羊、豬稱為太牢,是最高級祭品。緬甸、尼泊爾禁宰食牛肉。金牛座是西方十二星座之一,排名第二。美洲巴拉圭國徽上標示是一頭公牛。

牛功能:安中補脾養胃,益氣血,止渴,止涎,益腎,強筋骨。用於消渴,虛損消瘦,腰膝酸軟,脾虛食少,水腫等症。

牛乳:性味甘微寒,補虛勞,潤腸胃,解熱毒。治反胃噎膈。

牛膽:納石灰於內,懸掛通風處3個月,治金瘡良。

牛肝:補血,治肝炎黃疸症。

牛黃:性味苦涼,入肝、心經,為牛的膽囊結石,或膽管、肝管結石。能瀉熱,涼驚,利痰,解毒,息風止痙,豁痰開竅,清心,通竅避邪。以牛有病在心肝膽之間,凝結成黃,還治心肝膽之病。可治咽喉腫痛潰爛,口舌生瘡,中風昏迷,癲癇,壯熱神昏痙厥抽搐,小兒驚風,發痘,癱疽疔毒,墮胎。

白水牛喉:治反胃吐食,腸結不通。

牛肚:健胃補腸。治消化不良,子宮病。

牛睪丸:補腎益氣。治睪丸硬化,疝氣,可提取作男性賀爾蒙原料。

牛油:烹飪用牛油,從牛乳中提煉,又叫奶油。牛油本質硬,脂酸太多,難消化,僅作肥皂。

水牛角:性味鹹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治熱病,熱毒風,壯熱,神昏譫語,血熱出血,時氣寒熱頭痛,斑疹。

黃牛角:功同水牛角,治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黃疸,熱毒引起高熱症。

青牛角:治精神分裂症。

牛皮膠:煮牛皮製作成膠,又名黃明膠。能補虛,療風,止瀉,滋陰補血,消腫。

霞天膠:用牛肉熬成膠,做滋補營養劑。

酥酪醍醐:用牛、羊乳所做,能滋潤滑澤,宜血熱枯槁之人。

牛品質及用途:牛分黃牛、水牛、氂牛、野牛。以顏色分有黃、黑、赤、白、駁雜等色。

黃牛是中國固有牛種。水牛又名印度牛。蒙古草原盛產蒙古牛,西藏高原盛產氂牛。品以肉呈棕紅或暗紅,肉質堅實有彈性,摸之不黏手者佳。牛有黃多吼喚,以盆水承之,待其吐出,迫喝即墮水,名生牛黃,如雞子黃大,重疊可揭,輕虛氣香者良。牛殺死,角中得者,名角黃;肝膽中得者名肝膽黃;心中得者名心黃,成塊成粒,效不及生者,以其磨指甲上,黃透指甲者為真。

牛皮屬工業原料,牛糞是重要肥料,牛乳還能製成功能性飲料。

※牛醫膳

1. 低血壓:牛心5兩、桃仁1兩、黑芝麻1兩、大棗10枚,加鹽、酒,煮湯。

2. 預防動脈硬化:牛肉、青椒各適量,炒食。

3. 清血:牛筋5兩、豬皮5兩、山楂3錢、木香6錢,煮24小時。

4. 眼袋:牛肉2兩、高麗菜3兩,加薑、鹽炒,或化妝棉浸牛奶,敷眼袋上10分鐘。

5. 滋補:牛尾、牛骨各適量,熬出湯汁,加馬鈴薯、洋蔥、番茄。

6. 益氣強壯:牛肉半斤,炒胡蘿蔔3兩、芹菜3兩,加蔥、薑、酒。

7. 病後體虛:牛肉2兩絞爛,煮汁,取汁飲。

8. 營養不良:牛肉5兩、茯苓4錢、白朮2錢,加薑,煮2小時。

9. 健脾安神:牛肉半斤,炒百合2兩,加調味料。

10. 健脾通乳:牛排半斤煮爛,加青木瓜4兩,加蒜、鹽、酒,再煮30分鐘。

11. 補脾健胃:牛肉2兩、高麗菜半斤,加薑、鹽,煮湯。

12. 補脾胃:牛腩1斤半入滷包熬1小時,加馬鈴薯半斤、番茄3顆、紅蘿蔔2根、洋蔥 1顆、蔥、薑再煮30分鐘。滷包材料:八角、桂皮、黑胡椒粉、鹽各適量。

13. 脾胃虛:牛肉半斤、栗子5兩、山藥3兩、陳皮1錢,煲2小時,加調味料。

14.和胃清熱:牛肉7兩,炒甜椒2兩,加薑、鹽。

15.反胃吐食,腸結不適:白水牛喉除兩頭,去脂膜,用醋浸酒炙研末,每服2錢,陳米飲送服。

16.反胃噎膈,大便燥結:牛乳頻嚥之,兼服四物湯更良。

17.噤口痢,粒米不進:飲牛乳,久服亦效。

18.清熱消腫:牛肉5兩、蠶豆5兩,煮湯。

19.利水消腫:牛肉1斤、冬瓜半斤、豆豉2兩,加蔥白,煮湯。牛肉沾醋,空腹食。

20.妊娠水腫:牛肉1斤、蠶豆半斤,熬3小時後,加蔥、薑、酒、鹽調味。

21.小兒百病,胎毒,痰熱:嬰兒出生,未吃乳前,用三釐牛黃,加黃連、甘草末少許,調蜜食。

22. 補腎壯陽:牛里脊肉1斤,炒蔥半斤,加薑、醋、酒調味。

23. 強腎補血:牛肉4兩、當歸1兩、薑5錢,煮湯。

24. 補虛壯骨:牛肉4兩,先煮熟,加馬鈴薯3兩、番茄1兩、洋蔥1兩、鹽,煮湯。

25.強筋壯骨:牛肉3兩、米5兩,煮粥,粥成加鹽。

26. 腰膝腿軟:牛肉2兩、枸杞1兩、糯米3兩,煮粥。

27. 易抽筋:牛肉2兩、炒芹菜6兩,加蔥、薑、油、鹽。

28. 骨質疏鬆:牛肉1斤、板栗3兩、大棗20枚、補骨脂5錢,煮湯,加點酒。

29. 骨折後調理:牛骨1斤、洋蔥1顆、番茄1顆、馬鈴薯1個,熬1小時。

30. 男性不孕:牛肉1斤、枸杞1兩,燉服,加薑。

31. 美容養顏:牛肉、洋蔥各適量炒或煮湯。

32. 丹毒,牙疳:牛黃研末外敷。

※牛小叮嚀

1. 駱駝黃極易得,易亂牛黃。

2. 牛黃與牡丹皮、石菖蒲同用,治聰耳明目良。

3. 牛黃忌與龍骨、龍膽、地黃、常山同用。

4. 水牛角功同犀角,但用量比犀角大10倍。

5. 孕婦,非實熱證慎用牛黃。

6. 牛肉與豬肉同食,易消化不良。

7. 牛肉臊氣重,用蘿蔔,或稻草同煮可去臊味。

8. 中牛肉毒,用杏仁、蘆汁、稻稈煎濃汁,或用人乳解之。

9. 洗滌過的牛肉,味即不鮮美,可用淨布擦拭。

10. 煮牛肉湯前,牛肉先用油炒一下,使肉質外結一層薄膜而留住肉汁,且水不要放太多。

11. 紅燒牛肉訣竅,先用蒸籠乾蒸牛肉後,再加水文火慢燉。

12. 牛肉一碰水即不酥脆,忌與含水蔬菜同時下鍋,宜各別炒煎後,混拌,炒好就吃,風味最佳。

13. 燒牛肉不易爛,先用刀背打過,浸小蘇打水中,再煮,但此法牛肉失去美味。或用青木瓜汁,或山楂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