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小籍
鴨屬鳥綱鴨科,性味甘冷,入肺、胃、腎經血分,叫聲呷呷(音:ㄒㄧㄚˊ),故名鴨;本名鶩,又名舒鳧、家鳧、扁嘴娘,俗稱鴨子。由野生綠頭鴨、斑嘴鴨馴化而來,為人類主要家禽之一,亦為全世界肉品之一。
鴨為游禽水禽,多以水生物為食,故其肉甘寒。形體比鵝小,特別的是鴨眼具有360度視域,不用轉頭,就可看到四面八方。鴨的叫聲可產生回音。鴨一年就性成熟,雄鴨每年換新羽毛2次,以展雄風。
鴨常成為日常用語,更是詩人雅士文創題材:雞同鴨講、死鴨子嘴硬、水過鴨背、醜小鴨、打鴨子上架、鶻入鴨群,鵝行鴨步……。韓愈有詩:「平沙綠浪榜方口,雁鴨飛起穿垂楊。」蘇軾題詩:「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王季思有詩:「百蟲肥一鴨,百鴨肥一人。」
鴨功能:滋五臟之陰補虛,補腎,養胃生津,補血行水,調和臟腑,除癆熱骨蒸,清虛勞之熱,止咳化痰,利水道,消水腫,止瀉痢,退瘡腫,定驚癇,解金銀、丹石、砒霜諸毒,及中惡溺死者,消螺螄積,生肌斂瘡。
鴨肉的脂肪,其化學成分似橄欖油,各種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而益心臟,降膽固醇。民間視鴨肉為肺結核聖藥。宜體內低熱,體弱,食慾不振,大便乾結,水腫,產後體虛,盜汗,遺精,咽乾,月經量少,肺結核,糖尿病,肝硬化腹水,慢性腎炎浮腫者食用。
民間對鴨特別愛好,鴨肉補力較強,易引發舊疾,被稱為發物,病後進補不敢逕用。鴨子性涼,滋補中兼通利水,使臟腑機制不致壅滯。
白毛烏骨鴨:為虛勞聖藥,以取金肅水寒之象。有白鳳膏,用白毛烏骨黑嘴鴨加中藥製成,可補髓,和血,順氣。
鴨舌:療痔殺蟲。
鴨肝:補血明目。
鴨卵:性味甘鹹微寒,能滋陰清肺,除心腹膈熱。適宜病後體虛,咽乾喉痛,燥熱咳嗽。
鴨品質:主要品種:1.番鴨,又名瘤頭鴨、洋鴨。公鴨在繁殖季節會發出麝香味,又稱麝香鴨。常用作薑母鴨。 2.水鴨,又名蜆鴨,學名綠頭鴨,古稱野鴨,晨鴨。鴨以雄而肥大極老者良,愈老愈補。入藥以老而白,白而骨烏者良。中國唯一藥用鴨是連城白鴨,號稱中國第一鴨。
中國五大名鴨:北京烤鴨被譽為世界第一鴨,湖南臨武鴨、南京板鴨、南京鹽水鴨、四川樟茶鴨。食用鴨,以北京填鴨最聞名,即用飼料填塞鴨嘴,不讓行動,故肥,可至8斤,產蛋量每年150枚左右,北京鴨以燒烤最出名。
各地名產鴨:廣東南安臘鴨、南京板鴨、江浙醬鴨、杭州西湖滷鴨、廣東福建柚皮鴨、廣州青梅鴨、湖北漢口香酥鴨、雲南紅糟鴨。中國吃的文化,令人垂涎三尺!
※鴨醫膳
1.中惡溺死:古法,鴨血熱飲。
2.補腦:鴨脯肉3兩、筍乾1兩,加蔥、薑,煮湯。
3.健腦:鴨肉半斤、白菜半斤、花椒2錢,加薑、鹽、酒,煮湯。
4.頭暈眼花:鴨蛋1枚、赤小豆20粒,蒸熟。早晚空腹服,1天1次,連服7天。
5.血虛頭暈:鴨蛋7兩、川芎2錢,加薑燉服。
6.牙痛:鹹鴨蛋2枚、乾牡蠣肉3兩,加白米3兩,煮粥。
7.虛勞咳喘:老公鴨1隻、冬蟲夏草3錢,加蔥、薑入腹,加封蒸2小時,外加鹽、酒。
8.乾咳:鴨肉5兩、沙參1兩,煮湯。
9.滋陰養胃:鴨1隻、豬蹄2隻,煮湯。
10.補虛損:白毛烏骨老鴨1隻、黨參5錢、天冬3錢、百部3錢、地骨皮5錢、遠志1錢、米仁4錢,切碎,加糯米2錢,入鴨腹,不加調味料,文火清燉。
11.虛勞發熱,咳吐痰血:黑嘴白鴨1隻,滴鴨血入溫酒飲之。或鴨脇邊開孔,取出內臟, 腹內拭乾,勿落水,入大棗去核,每枚大棗內放參苓白朮散末,填滿鴨腹,縛定,置甕內,炭火煨。陳酒一瓶分3次注入,酒乾為度。食鴨肉及棗,或人參煎湯送服。陰虛內熱者忌服。
12.滋陰補肺:鴨肉半斤、山藥5兩,煮湯。亦可降膽固醇。
13.補血清肺:鴨蛋2枚、豬肉3兩,加鹽、蒜、香油,煮湯。
14.促進血液循環:鴨肉5兩、薑5錢,煮湯。
15.軟化血管:鴨肉半斤、海帶1兩,煮湯。
16.促進膽固醇代謝:鴨肉半斤、白菜1兩,煮湯。
17.貧血:鮮鴨血晒乾研粉,用葡萄酒送服半匙,1天2次,連服15天。
18.脾虛貧血:鴨肉5兩燉八寶粥材料,或鴨肉5兩、當歸3錢,煮湯。
19.缺鐵性貧血:鴨肝1副、大棗10枚,煮湯。
20.腎虛貧血:鴨肝1副、熟地3錢、首烏3錢,燉服。
21.滋陰養胃:鴨1隻、豬蹄2隻,煮湯。
22.小兒黃瘦:鴨肉3兩切成糜狀,麥片1兩、乾薑粉1兩、鴨湯500毫升,煮糊。
23.瀉痢:鴨卵用鹽醃透煮食。
24.痔瘡出血:鴨肉3兩、竹筍1兩,炒或煮湯。
25.大腹水病:鴨肉5兩、冬瓜連皮3兩,煮湯。
26.大腹水病,小便短少:雄鴨煮汁飲。
27.暴腫面赤,小便澀為陽水:炒葶藶子6錢熬膏、漢防己末6錢,與鴨血,鴨頭同擣,丸如梧子大,名鴨頭丸,以木通湯下70丸。1天3次,其效如神。
28.卒大腹水病:青頭雄鴨,燉爛,加鹽。或加冬瓜3兩、苡仁3兩同燉。
29.下肢水腫:鴨蛋1枚、白米3兩,煮粥,可加蔥。
30.利尿解毒:鴨肉5兩、小紅豆1兩,煮湯。
31.清熱利水消腫:鴨1隻、冬瓜半斤、薑3片,煮湯。
32.平肝利水:鴨肉3兩、綠豆2兩、甘草5錢,煮湯。
33.慢性腎炎水腫:鴨1隻、蒜5兩入腹,煮湯。
34.固腎益精:鴨肉5兩、山藥2兩,煮湯。
35.補腎養血:鴨1隻、生地7錢、枸杞1兩、山藥3兩,加米酒、鹽燉。
36.腎虛調養:鴨1隻、莧米7兩,燉服。
37.補五臟之陰,虛勞之熱:鴨肉5兩、海參3兩,煮湯。
38.更年期煩躁:鴨血7兩、豆腐8兩,加香菜、香油、鹽,煮湯。
39.更年期症候群:鴨肝2兩、冬蟲夏草5錢先浸15分鐘,燉1小時,連服7天。
40.產後失血過多:老鴨1隻、母雞1隻,加鹽燉爛。
41.服金銀丹石砒霜野葛鴉片諸蠱毒:鴨血熱飲,入咽即活。
42.蚯蚓咬瘡:鴨血外塗。
※鴨小叮嚀
1.老年性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大便燥結,脾虛水腫,慢性腎炎水腫,糖尿病宜食肥鴨。肺結核宜食雄鴨。
2.鴨與酸菜同食,清肺養胃,補腎,利水。
3.鴨與山藥同食,滋補,降膽固醇。
4.中風勿食鴨血。
5. 鴨與雞蛋同食,傷元氣。
6.鴨與龜肉、鱉肉同食,易水腫,腹瀉。
7.鴨勿與楊梅、核桃、胡桃、蕎麥、大蒜、木耳同食。
8.鴨與魚同食,易消化不良,腹瀉。
9.皮蛋、糟蛋,味雖美,病者不宜食。
10.鴨卵難熟,氣滯甚於雞卵,諸病皆不宜食。
11.動脈硬化,肥胖,寒性痛經,腰痛,慢性腸炎者,應少食鴨。
12.凡陽虛脾弱,素體虛寒,胃冷痛,痞脹,腹瀉清稀,腸風,腳氣,外感未清者忌食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