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副刊 縱橫職場

【10/10世界心理健康日】

工作壓力變威脅 員工、企業該怎麼做?

企業可與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員工心理健康資源,讓員工在壓力過大時能及時尋求協助。(123RF)
企業可與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員工心理健康資源,讓員工在壓力過大時能及時尋求協助。(123RF)

文/鄭佳益醫師(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編按:工作、家庭兩頭燒,變得越來越不想工作,對家人也不耐煩,真的是「再撐一下就會好」嗎?而國外研究顯示,企業每投資1元照顧員工心理健康,平均可以創造的經濟效益為13.62元!員工和企業該如何努力,共同創造更健康、更快樂的工作環境?

根據國外研究,每投入1元於員工心理健康的企業,平均能創造13.62元的經濟效益。(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根據國外研究,每投入1元於員工心理健康的企業,平均能創造13.62元的經濟效益。(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提供)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國慶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今(2024)年的主題是「職場心理健康」,在現今快速變化的工作環境中,職場心理健康的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醫師鄭佳益分享,無論是憂鬱症還是焦慮症,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影響個人的情緒與生活品質,對企業來說,員工的心理狀態也與生產力密切相關。因此,了解職場心理健康的影響與改善措施,是現代企業不可忽視的責任。

小哲是一位科技公司的經理人,肩負多個重要專案,這源自於上司對他負責態度的信任。然而,小哲的家庭壓力也與日俱增,家中大兒子尚在念幼兒園,太太又懷著第二胎,經常埋怨他工作太忙。家庭責任和工作壓力,讓小哲感到難以承受。

再撐一下就會好?

「我真的不想像我爸那樣,總是早出晚歸,幾乎沒有陪伴我成長的時間。」小哲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但現實卻迫使他重蹈覆轍。沉重的車貸、房貸壓力使他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投入工作。

在蠟燭二頭燒的狀況之下,他漸漸覺得自己力不從心,變得越來越不想工作,在公司也不願跟同事互動,工作心不在焉,甚至經常在會議中走神。

晚上回家後,雖然渴望陪伴孩子,但卻因為疲勞和低落的情緒,經常對孩子和太太不耐煩。入睡前,腦中總是浮現工作內容,讓他淺眠而多夢。最終,在太太的建議下,小哲尋求專業幫助,經醫師診斷為伴隨焦慮的憂鬱症。

得知診斷結果後,小哲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他終於明白,這並不是「再撐一下就會好」的問題,而是需要正視的心理健康狀況。他開始與主管討論調整工作量,並努力重新規劃生活,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工作、家庭兩頭燒,產生焦慮、憂鬱等狀框,可不是「再撐一下就會好」,而是需要正視的心理健康問題。(Shutterstock)工作、家庭兩頭燒,產生焦慮、憂鬱等狀框,可不是「再撐一下就會好」,而是需要正視的心理健康問題。(Shutterstock)

友善工作環境 降低人事成本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未治療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焦慮症),造成全球經濟每年約1兆美元(約新臺幣32兆元)的損失。而健康的工作環境可以促進同事之間的關係,友善的工作環境也會增強團隊合作、減少人員流失、降低人事成本。

心理健康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是企業生產力的核心之一。根據國外研究,每投入1元於員工心理健康的企業,平均能創造13.62元的經濟效益。當員工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支持,他們的工作動力和創造力自然提升,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心理健康的狀況也會直接影響企業員工的流動率。若員工在工作中感受過度壓力或情緒困擾,容易導致不滿意度上升,最終影響工作穩定性和生產效率。

從支持到照顧 改善職場心理健康

* 改善職場心理健康,具體建議如下:

壓力大導致情緒不穩、易怒等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時,最好找醫師諮商或就醫。(123RF)壓力大導致情緒不穩、易怒等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時,最好找醫師諮商或就醫。(123RF)

1. 建立心理健康支持系統
企業可以和相關醫療院所合作,提供員工可近性高的心理健康資源,讓員工能夠在壓力過大時及時尋求協助。

2. 培養健康工作文化
由主管以身作則,鼓勵員工適時休息,避免過度加班的風氣,建立合理的工時。

3. 推動心理健康教育
企業可以定期舉辦心理健康講座或工作坊,主管可以學習心理學的知識,如非暴力溝通、教練式領導,以及教導員工如何辨識心理健康問題和應對壓力與焦慮。

4. 提倡照顧健康文化
把健康飲食帶入公司的餐飲中,例如:得舒飲食(利用飲食方法預防、治療高血壓,提倡全穀雜糧類、天天5+5蔬果等飲食原則)、地中海飲食、蔬食,避免菸酒和應酬的文化,鼓勵運動社團。

職場心理健康不僅是個人健康的重要部分,更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石。關注心理健康應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企業和員工可以共同努力,為自己與他人創造更健康、更快樂的工作環境。

——轉載自「名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