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綜合

全台高齡橋梁逾8千座 立委憂檢測量能不足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7日邀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7日邀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金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全國橋梁數量超過2.6萬座,其中橋齡超過30歲有8,523座,占比逾三成,民進黨立委李昆澤17日指出,行政院工程會每年抽查量能約300座,就算僅檢測30年以上的橋梁也要耗時近30年,量能明顯不足。工程會主委陳金德表示,各橋梁主管機關依法須每兩年定期查核,工程會將落實督促,未來盼建立風險指標。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17日邀請行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根據抽查全國300座橋梁結果,去年年底全國檢測等級達U4、須立即維修的橋梁有35座,其中32座由地方政府管理,3座則是中央部會管理。

工程會解釋,根據交通部運研所橋梁系統,橋梁檢測結果分為U1到U4的四個等級,其中U4等級是指需要馬上派修,U3則代表一年內要派修。

李昆澤表示,目前全國橋梁共有2萬6,432座,其中2萬2,963座是車行橋梁,橋齡30年以上的有8,523座,另有6,552座年分不明,但依照目前工程會每年抽查量能300座,每年檢測比率僅約1.1%,若要全部盤查則要耗時逾80年,即使先行檢測30年以上的橋梁也要花費近30年,量能明顯不足。

李昆澤說,橋梁不只是重要基礎建設,且攸關到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希望工程會能夠依照橋梁風險程度、地理位置、交通流量以及既有結構評估等,建立跨機關共用的分級及養護追蹤機制,並建立養護履歷。

李昆澤建議,工程會應領頭建立分級查核小組及查核程序,甚至進一步運用空拍機、影像辨識科技提高預警準確度,加上結合無人機等科技手段,提高巡查效率。

陳金德表示,各橋梁有其維護主管機關,且依法須兩年定期查核一次,因此每年查核數量不會只有300座,而工程會也比照法規標準要求各主管機關務必落實,相關查核資料除納管外,也希望邀請專家建立風險指標,後續做到主動要求主管機關進行改善跟維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