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焦點

研究學院未依法公布資訊 民團憂釀高教災難

【記者吳旻洲/臺北報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自去年5月底上路以來,至今已有9所大學新設研究學院。經民連新聞暨社群部主任盧嘉安1日表示,各校為爭取資源,搶開研究學院,已非教育部宣稱的「小規模推動」,要求教育部應重新檢討研究學院濫開問題,避免釀成高教災難。​

總統府去年5月28日公告《產學創新條例》,至今已屆滿1年。當初條例設立目的,是想藉由鬆綁法規,建立可防可控的創新場域,賦予研究學院彈性運作空間。不過民團、學生團體憂心監督機制不足,恐成「怪獸學院」,或是關鍵技術外流中國等疑慮。

盧嘉安表示,條例上路1年內,已有9所大學新設研究學院,但僅有3所大學完整公開資訊,而且有70餘間企業參與其中,已非教育部所稱「小規模推動」,中山大學甚至在1年間就開設半導體與國際金融兩所研究學院。​

​她表示,目前九所研究學院招生程序已經開跑,其中包括交大、臺大、中山、政大、臺科大的產業創新學院,都已經完成招生錄取程序,有學校甚至今年2月就讓學生提前入學。而最晚成立的「中興循環經濟研究學院」從教育部函告通過(2022/3/22)到學生入學,僅僅花費不到半年時間。​

根據《產學創新條例》第51條規定,「研究學院之採購資訊、預算、決算、年度經營規劃及績效報告書,應於依第27條、第41條、第43條及第44條規定完成程序後1個月內公告,並登載於國立大學網頁建置之研究學院公開專區。」

她說,各校招生動作迅速,但資訊公開上卻相當不足。截至1日為止,除了陽交大、成大、臺大有確實在官網上公開「年度經營規劃及績效報告」並詳列合作企業、財務規劃、採購作業、風險評估及預期效益等資料,其餘研究學院皆無公開公告,政大不但連官網都沒有,臺科大更是連院長都不知其人。​

​盧嘉安強調,當初立法時教育部承諾,研究學院會透過專法以「一校一院」小規模推動,建立可控可防之創新場域。但如今​研究學院卻以平均每1.5個月成立一所的速度急速成長,其中中山大學更是在1個月內,就取得教育部審議會許可通過,開設半導體與國際金融兩所研究學院,「難道這就是教育部所說的小規模推動​?」

​她強調,教育部過去許多創新政策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缺乏溝通、閉門造車,才導致許多災難,例如90年代「廣設高中大學」及「專科升格學院」等錯誤政策帶給高教莫大傷害,又如大力推動綜合高中,16年來已6成學校退場。

此外,1998年教育部開放國立大學以校務基金進用教學及研究人員,卻失控讓私立大學大量進用血汗專案教師、剝奪年輕博士教職機會;2005年立法院修改《大學法》,增訂教師評鑑制度,卻被私立大學濫用作為戕害學術自由、迫害教師人權及侵害校園民主的工具;2010年教育部鼓勵技專校院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結果開啟大專校院全面開設必修、零學分,以「學習」為名強迫大學生打掃校園的「服務學習」課程。​

​盧嘉安表示,去年倉促通過《產學創新條例》後,研究學院陸續成立,已經不是「小規模的可防可控創新沙盒」,而是開啟大學割地爭搶資源的潘朵拉盒,不但破壞大學內部層級與平行治理權能,也排擠非研究學院的資源,甚至在中國出價高薪挖角臺灣重要技術人才的狀況下,未來可能面臨重要領域技術外流的重大風險。​

​盧嘉安呼籲,除了各校研究學院應盡快落實資訊公開義務,教育部也應重新審視承諾,檢討審議會失能濫開研究學院,未來也應密切管控各校研究學院辦學狀況,避免產學創新成為一場一發不可收拾的高教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