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 健康生活

內心糾結傷健康 5方法停止精神內耗

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常集中在物質成就,讓人陷入不斷比較的焦慮內耗中。(123RF)
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常集中在物質成就,讓人陷入不斷比較的焦慮內耗中。(123RF)

文/楊景端(紐約北方醫學中心行政總裁)、王佳宜
您是否經常糾結於決定、反覆思考過去或過度擔憂未來?大腦陷入持續的內部拉扯狀態,這就是精神內耗。這會對消化、心血管、免疫系統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作為精神科醫生,我將跟大家分析精神內耗的成因,並分享有效應對策略,幫助恢復身心平衡。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精神內耗。精神內耗是形容當我們面對壓力、過度思考、內心衝突時,精神上不斷消耗的一種狀態。

|精神內耗的形式|

■ 持續過度思考和擔心:
不斷糾結於某一個決定,反覆權衡利弊,無法停止思考,最終還是不能作出決定,甚至懷疑自己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有問題。或者反覆回想過去發生的錯誤,或擔心未來出現的不可預測的現象。你困在一個思維循環裡,消耗著你的精神能量,同時又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 自我懷疑:
你經常質疑自己的能力或者生存價值,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 注意力難集中:
大腦被繁雜的思維、噪音占據,不能集中精力處理日常事務。

■ 焦慮疲憊:
即使沒進行大量體力活動,長期內心衝突讓你感到身體極度疲憊。

■ 睡眠問題:
精神內耗很容易導致失眠,或者睡醒了,仍感覺沒休息好。

精神內耗的原因

■ 生理因素
  「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大腦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不足,會影響情緒的調節,讓我們的思維陷於負面的模式,很容易導致精神內耗。甲基化不足的病人就屬於這種情況。

  「壓力荷爾蒙過高」:長期處於壓力下,我們身體的皮質醇會升高,對大腦功能和情緒調控造成負面影響。

  「睡眠不足」:睡眠品質差,會影響大腦修復能力,讓精神內耗變得很嚴重。

■ 心理問題
  「完美主義」:完美主義者往往對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都很高,害怕失敗和犯錯,過度糾結於細節,結果造成長期的精神消耗。

  「過度反思和自我批評」:經常回顧過去的經歷並質疑自己,過度思考問題,容易導致內心的衝突,增加精神的疲憊感。

■ 社會因素
  「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常常集中在物質成就上,例如:買車、買房、買珠寶等,讓人不斷的比較,很容易陷入內耗和焦慮。此外,人和人相處的時候,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矛盾、不同的性格等,也會導致情緒和精神的內耗。

■ 靈性因素 
「人的靈魂」:
當一個人對生活意義感到迷茫,無法與內在的信仰、價值觀保持一致時,深層的精神焦慮就會加劇內耗。

精神內耗對身體的危害

■ 心血管疾病:
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風險。研究結果,憂鬱和心理健康不佳,與年輕人罹患早發性心血管疾病有關。

■ 消化系統:很多人在精神內耗期間,會經歷胃腸相關疾病。研究顯示, 壓力和憂鬱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大腸激躁症的誘發因素。

■ 免疫系統:
壓力會抑制免疫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引發慢性發炎。

■ 神經系統:
長期精神內耗,影響記憶力、認知功能,甚至導致焦慮或憂鬱。

■ 內分泌系統:
壓力荷爾蒙、皮質醇長期過高,導致體重增加、疲勞和甲狀腺功能紊亂。

■ 肌肉緊張:
持續的壓力會導致肌肉緊張,特別是頸部、肩部和背部引發慢性疼痛,也會引發頭痛。

|精神內耗高危險群|

■ 精神疾病先兆:
焦慮症和恐慌症的患者、憂鬱症患者、強迫症患者,都會表現出精神內耗。

■ 人格障礙患者:
尤其是自戀型或邊緣型人格,常常因自我評價波動及各種關係中的衝突,經歷比較嚴重的內耗。

■ 創傷後遺症(PTSD):
患者在回憶創傷事件時,精神內耗也會加劇。

|五方法克服精神內耗|

1. 正念冥想:
正念練習可幫助你專注於當下,減少過度思考和內心的衝突。每天花上10~30分鐘做簡單的打坐練習,可有效緩解精神內耗。分析表明,基於正念的介入措施,可有效改善憂鬱症,顯著減輕憂鬱症患者反芻性思考的程度。

簡單的打坐練習可有效緩解精神內耗。(123RF)簡單的打坐練習可有效緩解精神內耗。(123RF)

2. 設定現實的目標:
設定一些可實現的小目標,不要追求完美,足夠好就行。將任務分解成更小的步驟,這樣可減少焦慮感,也比較容易達成,從而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3. 使用決策框架:
當面對一些複雜的決策時,把優缺點列成表格或者結構化,找出一個決策程序,避免陷入無休止的思考循環。

4. 休息:
定期讓自己休息一下,給大腦和身體放鬆。簡單的活動、散步、深呼吸、短暫的睡眠等,都能有效降低壓力、恢復精力。

5. 專業的幫助:
當自己嘗試了各種辦法,仍無法獨立應對精神內耗的話,可諮詢心理治療師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必要時做一些血液、尿液檢測,查看營養素、甲基化不足、吡咯尿症等問題。

此外,有些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療法,在緩解精神疲勞方面有很好的效果。配合以上這些方法,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結果。現代社會很多人為精神內耗所苦,通過加強對它的認識,逐漸感受到以及掌握內心焦慮,進一步控制它、平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