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文化 神韻專題

舞蹈教師觀神韻:體會到圓融、有度的重要

2025年3月23日下午,花蓮客家舞蹈班班長兼指導老師戴雯皓觀賞神韻「環球藝術團」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的第五場演出。(攝影/龍芳)
2025年3月23日下午,花蓮客家舞蹈班班長兼指導老師戴雯皓觀賞神韻「環球藝術團」在基隆表演藝術中心的第五場演出。(攝影/龍芳)

【記者龍芳/報導】「神韻演出傳達了一個非常正向的核心理念,幫助我體會傳統文化中的圓融和節度。」首次觀賞神韻演出的舞蹈教師戴雯皓,細細品味神韻的舞蹈以及音樂,她讚歎道,「我相當感動,覺得真是百聞不如一見。」

3/23下午,首次觀賞神韻演出的舞蹈教師戴雯皓和許多舞蹈界的朋友,一起觀賞神韻「環球藝術團」在臺灣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的第五場演出。

戴雯皓表示,聽聞神韻已經很多年,但是從來沒有踏進劇場,這麼近距離的觀賞神韻。她說,神韻從一開場就展現了非常輝煌的氣勢,一直到演出結束,包括舞蹈、音樂,每個節目都傳遞了非常正向的核心理念,尤其是舞蹈演員細膩的肢體動作,讓她心靈深受觸動,觀演過程彷彿是一場觀摩學習的歷程。

戴雯皓表示,「我在神韻演員的動作裡,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圓』的概念和『大道平衡』的理,也體會到『度』的重要,所謂『放七分留三分』,要學會自我控制,不要過度的強調自我。做什麼事都要留有餘地。」

神韻樂團現場伴奏 烘托氣氛 令人驚歎

戴雯皓讚賞舞蹈演員和音樂之間的完美結合,「因為我自己有練舞,神韻演員動作跟音樂之間的呼應,讓我看到了非常非常棒的演出。」「因為跳舞時,要搭配音樂,所以你也要對音樂有一定的了解。舞蹈跟音樂一樣,都有快慢強弱的節拍。」

「我們通常看到的表演,都是配樂的,神韻不但是現場樂團伴奏,而且還能夠跟舞臺上舞蹈演員的動作緊密結合,這讓我太驚訝了!也讓我更體會到,神韻舞劇一些引人入勝的情節,透過音樂的傳達,其實是更棒的一種表現。」

「比如故事情節中,可能有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有人面對困境產生很糾結的情緒等等,舞劇沒有字幕,演員也沒有對白,我們就是透過音樂與演員的肢體,去感受故事情境,我覺得這真的很棒,以前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演出。」戴雯皓表示,觀賞神韻,讓她了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真實涵義。

另外,神韻音樂中,令戴雯皓印象非常深刻的,還有二胡的演出。她說,「二胡演奏家能夠獨奏到這種意境,又能跟鋼琴家很好的協調,這完全是功力的展現。我覺得二胡的獨奏,真的非常動人,這也是我們平常比較少有的體驗。」

從舞蹈演員的肢體表現 領悟傳統文化中的圓融

「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圓融,也就是外圓內方,我在神韻演員的動作裡,對於什麼是『圓』的概念或者是『大道平衡』的理,我都有感受。」

戴雯皓接著說道,「神韻男女舞蹈演員,除了基本身韻表現非常棒之外,他們把這個『圓』的、還有『立』的技巧,也都表現得非常到位,我覺得這點很厲害。因為我自己絕對做不到,所以我來這裡欣賞。」

戴雯皓讚歎舞蹈演員不僅身手技巧精湛,對人物內在情感的刻畫,也十分傳神。《李白》這齣舞劇的擔綱演員,讓她刮目相看。

螢幕上用李白著名的《清平調》詩作-「雲想衣裳花想容」作為烘托,戴雯皓說,「我們都知道唐朝的李白,是個非常俠肝義膽,非常奔放不羈的詩人,劇中演員透過他的肢體,把這個李白的形象和他的心境感受,很鮮活地表達出來了。」

「當然,在皇宮裡,還有宮女、公主啊,或者是這個貴妃,都很美麗,演員的身段表現都很美麗,我覺得整個劇情的傳達,真的是非常棒。」

從神韻舞蹈中 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節度」的重要

戴雯皓表示,「我在神韻演員的動作裡,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圓』的概念和『大道平衡』的理,也體會到『度』的重要,所謂『放七分留三分』,要學會自我控制,不要過度的強調自我。做什麼事都要留有餘地。」

戴雯皓也讚賞舞蹈演員和音樂之間的完美結合,「比如故事情節中,可能有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有人面對困境產生很糾結的情緒等,舞劇沒有字幕,演員也沒有對白,我們就是透過音樂與演員的肢體,去感受故事情境,我覺得這真的很棒,以前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演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