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經 國內

全通路策略布局 統一、全聯均瞄準量販店市場

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9日深夜宣布砸下290億元,收購法商家樂福持有的6成股權。(中央社)
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9日深夜宣布砸下290億元,收購法商家樂福持有的6成股權。(中央社)

【記者侯駿霖/臺北報導】繼公平會15日核准全聯併購大潤發後,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9日深夜宣布砸下290億元,收購法商家樂福持有的六成股權。學者分析,無論是統一還是全聯,在長期通路策略上,都缺乏量販店這塊版圖,因此這次家樂福股權讓出,可以說和統一集團是「一拍即合」。

觀察近10年營收表現,統一超商2012年營收早已是千億俱樂部的一員、達1,345億元,由於旗下通路眾多,2021年營收更來到2,627億元,10年期間成長95.3%。不過,全聯營收成長也不容小覷,營收從2012年的670億元攀升到2021年的1,590億元,10年期間增幅137.3%。

全聯近期想挑戰統一成為零售通路霸主的地位昭然若揭,原先併購大潤發後,年營收可望破1,900億元,其實與統一超商本業差距不大,但統一如果經公平會核准通過,確定拿下家樂福,差距可能又會拉開一大截,統一併購後年營收估值約3,400億元。

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吳師豪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表示,不管是統一還是全聯,都有長期通路策略的量販店缺口,一直想要補足這塊市場拼圖,可以說法商家樂福去年釋出賣出消息,和統一「全通路」布局是一拍即合。

「消費者在一般日常購買行為上,這些通路都是互補的」,吳師豪指出,例如每日到便利商店2次、每2日去超級市場1次、每週或每2週到量販店1次、每月去百貨公司1次等,可以滿足消費者全面生活需求的供給,因此業者也瞄準「範疇經濟」的多角化經營模式。

吳師豪說,統一可能會運用既有的OpenPoint點數,應用在旗下的不同通路中做消費折抵,藉此拉攏各自的忠誠客戶,應該會有許多實質效益。

家樂福收權利金、Costco反其道而行

隨著全球疫情爆發、俄烏戰爭推升原物料價格上揚、高通膨、升息循環等因素環伺,似乎事業結合的例子屢見不鮮。吳師豪表示,每個連鎖品牌進入一個國家時,經營模式都有所不同,法商家樂福在全球布局上,都是以授權方式收取權利金為主,也就不用負擔經營成敗的風險。

但美商好市多(Costco)卻反其道而行,早在今年6月底宣布以10.5億美元(約新臺幣312億元),買下臺灣大統集團持有的45%股權,成為臺灣首家的純美商量販店。

吳師豪認為,好市多在全球都是100%投資經營,只有臺灣是合資,所以好市多一直想把股權吃下來;尤其好市多在疫情嚴峻的2020、2021年,營收分別突破1,000億元、近1,200億元,表現相當亮眼,可謂是美國總部的小金雞。

他說,臺灣的經營模式在美商好市多擁有100%股權後,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只要維持成功的經營方式,加上會員獨享的加油站等其他策略提升客戶黏著度,「根本所向無敵」。